偽娘 LOMO SHE 哺乳 櫻花妹 

我的作品-鐵線藝術猴子自從看了在夜市路邊的小攤子做的銅線藝術後,就很想自己試試,想找相關資料或書來學習都沒有著落,剛剛我看到電視有介紹一個外國人在台灣做銅線藝術擺攤,看了他做的東西後,我就想那我隨便用鐵線做一個來看看好了。我就搬出工具箱的鐵絲亂坳了半小時做出了這怪東西,鐵絲顏色很單調,我順手拿了以前我為了包裝朋友禮物用的藍色鐵線再亂捆在我的怪鐵線創作上,再弄個鑰匙圈頭就變成這德性了。猴子說,鐵線延展性沒有鋁線好,做起來會比較醜也比較困難,那這樣下次也買個銅線來玩,說不定我也可以創業勒。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挺了不起的呢!這麼難坳的細鐵絲我也可以做出這樣的東西。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爾 魏蔓 地面噴血 福隆 楊一展 

將他留下的一言一行留在心中爸離開人世已經一年多了,我已經讓自己遺忘爸在世時痛苦的樣子,早已經接受這事實,並真心祝福爸爸往快樂的方向前進。以前爸一直在我們身邊時,我不特別覺得爸爸有甚麼特別的,甚至對爸的一些言行有所埋怨。爸離開我們這麼久了,我卻在平時遇到的一些長輩身上看到爸的影子。爸在我有印象以來,一直是不吝嗇他的時間跟我們聊天,有時餐桌前夜光下,我們一起喝酒配菜,爸會放聲吟詩作文和我們分享,不然就是來個老歌教唱,以前有時候覺得爸好不正經,怎麼不像別人的爸爸一樣,不然還會在別人面前覺得丟臉。爸真正離開我之後,我反倒想念起他的浪漫灑脫。有時候我到朋友家遇到熱情招待我的朋友把拔,就會想起爸以前當我帶朋友回家時,他熱情大方招待我朋友的樣子;有時候在工作應酬時,看到工作長輩喝了酒後就放聲歌唱外加可愛的舞蹈,就會想起爸以前爛漫熱情的模樣。有一天我就是看到一個酒後唱跳俱佳的長輩,覺得好可愛好棒,後來回家想想,我親愛的爸爸也是這樣,比他更可愛,就突然覺得自己有這樣的爸真幸福。人真的是奇怪的動物,擁有時不知道特別,失去時才知曾經擁有的可愛。幸好,爸爸是否存在世上在我我心中已不重要,爸留給我的,是工作上、生活上的教化,還有做人處事的模範,就像爸在世時,在我們課後或者下班後,是很好的心靈導師。很多時候,我想告訴那些因為家人離開人間久久無法抹去傷痛的人,如果真的愛你離去的家人,與其天天傷痛失去親人,不如將離去親人正面啟發性的一面留在心中,將他留下的一言一行留在心中,好好從心底去思考讓自己更加成長,才有意義和價值。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人展 女球迷 世博 ECFA NBA官網 

讓人安靜下來的美 讓人安靜下來的美 我在這面牆前,想著它建造的年代、建造它的人,他的物質生活可能不是那麼的滿足,買不起太好的建材,於是他撿拾了許多廢棄的磚瓦,用他的雙手一層一層的堆疊,花費許多心思以廢棄物構成居所的美感,就像婦人手上最精緻的繡花 【文/蔣勳】 這幾年來,台灣對於「文化創意」這個主題,談了很多,也辦了許多活動,但我自己一直有個看法:文化創意應該回歸生活本身,因為文化的核心就是生活。 對於文化,我們常會有種誤解。記得七○年代我剛回到台灣時,台北還沒有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畫廊很少,各個縣市也沒有文化局,當時我們都有個願望:希望台灣能儘快擁有這些硬體設施。到了八○年代以後,隨著經濟起飛,文化創意產業也蓬勃發展,音樂廳、戲劇院陸續完成,在最鼎盛的時期,忠孝東路四段的阿波羅大廈裡同時有一百多家畫廊。 然而,當我從畫廊出來,走在忠孝東路上,我並沒有感覺到,生活中對於美的感受和覺醒,比七○年代更好。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硬體完成之後,你要給它什麼樣的內容?如果這些內容不能回歸到生活的食衣住行,那麼「美」到底是什麼? 停下來,眼前江山無限 因為參與此次活動,我提前幾天抵達金門,住在水頭的「定風波」民宿。清晨醒來,陽光還不刺眼,想著很久沒有好好走路了──我指的是漫無目的的信步而行,於是我走出去,看了許多老建築,看到一面斑駁的老牆。我在這面牆前,停留了好久──好久不曾有樣東西讓我停留,停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 我在這面牆前,想著它建造的年代、建造它的人,他的物質生活可能不是那麼的滿足,買不起太好的建材,於是他撿拾了許多廢棄的磚瓦,用他的雙手一層一層的堆疊,花費許多心思以廢棄物構成居所的美感,就像婦人手上最精緻的繡花。 順著這條路往前走,經過氣象站,到了茅山塔,在這裡可以眺望港口。我開始思考,這麼一座塔,有這麼廣闊的視野,從明洪武年間到現在,它與周邊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關係? 這是在宋元山水畫裡,人一直在思考的定位問題。我一直很喜歡山水畫裡的一個建築:亭,它的存在就是要提醒你:該停下來了。當你停下來,看著眼前江山無盡,忍不住要大叫幾聲時,個人生命與宇宙之間忽然就產生了對話。蘇州拙政園裡的「與誰同坐軒」,就是這麼一座可愛的亭子,約莫兩個人進去就嫌擠的空間,上面有蘇東坡的題賦:「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我相信,建造者就是在這裡停了下來,思考自己的生命從官場退下來之後,如何再與明月清風發生關係。 真正的美就在這一面牆、一座塔、一個亭子裡,一如兩千年前哲學家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美無所不在,但它不會講話,而是在生活的實踐中顯現。 走進去,美好生活展現 昨天(九月十九日)我來看演講的場地時,正好聽到金門技術學院建築系關於閩南建築的論文發表。我想,這是這座島嶼上一個很特有的文化傳承,也是其他地區無法取代的優勢。我在廈門、在台灣,都看不到這麼好、這麼完整的閩南聚落,而這裡的人,包括公部門,也已經開始在關心、保護、維護,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整修重建。 但是,我有一個感覺,也是我經常和學建築朋友提起的,建築的美不應該只在於形式。 有時候我們討論到Frank Gary的建築,或是北京奧運的鳥巢建築,都是著眼於造形上的美,金門民居不同,它給人的最大感動,是當我走進去時,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的生活軌跡。 在十八間王氏古厝裡,宗祠和家居之間的關係分明,一落、二落、三落、護龍、櫸頭……這些建築的佈局裡其實藏有一個人的生活規則。這個規則不只是在金門,或其他閩南地區,甚至可以上溯到漢以後,以農立國的文化所建立起來的家族信仰。 於是我就想到,傳統社會裡以男性為中心,當我們說「正房」、「偏房」時,所指的是建築,或是男人的妻子?這是很有趣的問題,建築的規則同時也在佈局宗法的結構,或者說倫理的結構。所謂正房偏房就是把建築的秩序翻譯成倫理的秩序。所以今天若只是用馬背、燕尾這些傳統閩南建築的符號,去建造一棟房舍,它不能稱之為閩南建築,我的意思是,如果裡面缺乏了倫理的秩序、人文的佈局,就只是一種形式的東西。 在我走進王國珍的家族宗祠時,心裡有一種震動,我站在那裡,雙手不自主的合十敬拜。我想到在三四歲時,在台灣的第一個除夕夜,父親用端正的楷書在一張小紅紙上寫字,貼在牆上,所有人都跟著父親的動作對著紅紙祭拜。我還記得是用一個廢棄的香菸罐裝米,裡頭插了三支香──這就是我記憶裡最早的宗祠。所謂「顛沛必於斯」,乃在戰亂中,在生活與倫理失序的狀態下,仍要去維持的對人的敬重。因此,即使是站在王氏宗祠裡,我仍心生敬意,並且非常不希望它有一天變成一群觀光客拿著大喇叭指指點點的所在。 我們愛美,想要感覺金門的美,應該是在人文理解後、在對人對物的敬重後,再去理解建築形式的符號。美若不是建立在對人的敬重上,這個美是沒有意思的。 回過頭,發現空間意涵 昨晚,我們在民宿中庭,喝金門的酒,吃金門的花生,聊天唱歌,唱著唱著月亮就上來了。我想,如果我們是處於現代建築裡,沒有中庭,這種感覺就沒有了。中庭是傳統三合院、四合院所圍成的特有的公共空間,最重要的是上面沒有棚子,人是跟自然一起的,日照、月光都可以進來,它不只是空間,也有時間。 如果整修的人稍微不瞭解,認為加個棚子就不怕日曬雨淋的話,就封死了建築裡人與天地相通的感覺了。 許多老建築是有時間感的,在大部分的都市建築裡卻感受不到。例如廊、軒或者更明顯的亭,它就是告訴你,生命不能一直在趕路,你必須在某些地方停下來,停下來是回顧,停下來也是前瞻。 金門這樣一個島嶼,時間感比較緩慢,不論是在農業時代或是在戰地隔離的時代。我想,成為「戰地」是一個特殊的條件,同時阻絕了外在的物質消費文化,也許是幸,也許是不幸。然而,文化總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中形成不可取代的特色,認知這樣的特徵,才能找到文化的特質。如果今天金門只是觀摩別人的發展,想要做得一模一樣,反而是非常危險的事──它沒有自信。 我在大陸周莊看到的就是一個被大量湧進的觀光客破壞無遺的聚落,而在黃山腳下的西遞、宏村,因為觀光消費文化湧進去得沒那麼快,傷害沒有那麼大,還能清楚的看到一個村落,從村頭到村尾都是有佈局的。甚至是一條水,各個村落在使用時也是有倫理性和道德性,絕不可能出現上游刷馬桶、下游在洗米的情況。這是人在自然中生存所歸納出來的倫理,一開始可能會有衝突,但慢慢的就會調整出一個規則。這些古村落的發展就是在混亂、衝突之中,找到對話的空間、相處的空間,同時,美就發生了。 美就是一種相處的智慧,尋找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替代衝突。迎向海,美學感受轉變 再從大環境來看,金門和台灣一樣都是四面環海的島嶼,只是大小不同。然而,就像中國從東北到東南有一條這麼長的海岸線,故宮卻找不到一張與海洋有關的作品,唐詩裡也沒有一首關於海的描寫,金門的海洋也有許多的矛盾。 我們說,美學是生存環境裡累積的傳承,但傳承可能也是偏見。過去在農業社會裡,人與土地所建立的附著關係產生了儒家系統中「父母在,不遠遊」的倫理規則,所以人面對海洋時,是不安全的、是恐懼的、是離鄉背井的、是悲劇的。同一時間,在希臘文化中所有的故事都與海洋有關,所有的生命都被鼓勵從海洋走出去,孕育出迥然不同、勇於向海洋出發、冒險的地中海文化、歐美文化。 我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在花蓮看到海洋的狂喜,但拍完照片後,立刻被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海防隊員沒收了。當海有防的時候,人就不會走向海,也因此以中國為主的亞洲文化,非常欠缺海洋美學──當然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顛覆。 金門的僑鄉文化所展現的就是這種矛盾的心情,既背負儒家不能遠遊的使命,又有個人想要冒險走出去的精神。兩者也許是一種衝突,也或許是一種微妙的平衡 我記得讀過一本荷蘭人寫的書,探討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他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鄭成功的爸爸鄭芝龍。書中對鄭芝龍的描寫,讓我想到小時候讀到金銀島裡的船長角色,這麼一個從日本、韓國到金門、廈門,再到麻六甲海峽都能通行無阻的人,也許就是華人海洋文化的契機,很可惜的是,它中斷了。 我在想,鄭芝龍如果出生在西班牙,很可能女王就給他一支船隊了。金門有穩定的民居聚落,也有像鄭芝龍這樣的僑鄉文化,很矛盾也很有趣。就好像我在水頭金水國小,看到門楣上吹著號角的小天使,立刻聯想到西方巴洛克的符號,這些從僑鄉回來建造的洋樓系統,也可以成為另一個觀看金門美學的角度。 放得開,聆聽生命低吟 我一直認為,談美不應該局限於藝術館的美、音樂廳的美,這有點像塑膠花,永遠不凋謝,可是真正的美應該是要凋謝的。 我很喜歡中國字的「家」,屋頂下是要養豬、要有人氣,才是一個家,不是請名設計師設計一個像樣品屋的空間,人走進去反而覺得多餘。我的意思是,當設計到達極致,美就變成了塑膠花,沒有存活在繼續變化中,在空間裡少了成住壞空時間的延續,美就死了。 榮格的心理學說,美不是一種存在,是一種消失。夕陽的美是因為你知道它下一刻不存在;你眷戀青春,是因為它終將消逝。他認為,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就是在若有似無之間,所有的美好像可以確定,卻又沒辦法確定,因而留下心靈嚮往的空間。 黑格爾則認為,沒有所謂的自然美,一切都是人的投射。在夏日最後的夕陽裡,人面對的是生命裡剎那剎那的變遷,是即將入夜的恐懼、不甘心,是釋放最後燦爛強烈渴望。 關於這些,我相信在金門特別容易感受到。 昨天,我在峰上海邊,在沙灘和花崗岩結構的風景裡,看著落日,和朋友聊著聊著,就一個人走開了。只有美會讓人真正安靜下來,聽見一層一層退潮的潮汐就像生命的低吟。 所以我相信,金門可以規劃出一套美的旅遊,讓都市人來到這裡,即放掉心裡的罣礙。但前提是金門人要有自信。如果只是嚮往變成廈門或是台北,金門的獨特性就消失了。 我在八二三紀念館外,大榕樹下的草地裡,第一次看到戴勝,在這之前我只有在宋朝的文人畫裡看過這種鳥。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一次看到十幾隻戴勝,就在我的身邊。剛開始我擔心走近會嚇到牠們,懊惱忘了帶望遠鏡、或是高倍數的數位相機。但剎那間又覺得,我為什麼要透過望遠鏡和數位相機看鳥?如果美是一種消失,我能在這一兩分鐘內看到宋畫裡的鳥,就在我的周邊圍繞,這不就是一個非常美、非常重要的時刻? 我想說的是,我們常會為了物質的便利性犧牲了美,如果金門的觀光規劃是為了便利性,為了招攬更多的觀光客,而在形式上大做文章,就失去意義了。美是一種選擇,不應該被物質限定。假設我擁有一部賓士車,可是我今天想要走路,為什麼要將就車子,而不去好好的散步呢? 美無所不在,最難的是要擺脫世俗框架,自己決定用什麼方法接近美、創造美,而不被牽制。 走得慢,生命層次看見 金門還有很多口述歷史,也是心境上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尤其是在解除戰地任務之前的共同記憶,都可以轉化成一種精神上昂揚的美。 昨天,我在水頭村的金水寺旁邊,發現一間很小、很不起眼的「昔仔寺」,看到這間小廟時,我非常驚訝,怎麼會用到「昔仔」這兩個字?大約三四尺寬的小寺,有一副讓我很感動的對聯:「昔有違裡辛酸客,寺奉他鄉飄泊魂」。 民國八十六年水頭村全體民眾建立了這座廟,我不知道為什麼建立?為什麼有這副對聯?但是居民要用這座廟包容他鄉飄泊魂的心意,讓我的心受到震動。 我知道在我那個年代,當兵抽到金門、馬祖的籤是會全家痛哭的;我也知道我很多學生長達數年的女朋友都是兵變於他在金門當兵時,我相信,金門一定有很多「違裡辛酸客」變成「他鄉飄泊魂」的記憶,他們也許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但如果我們能搜集這些人在金門生活過的足跡,不管是照片、文字或是口述,我相信都會是了不起的近代史史料。 就好像我在太武山看到「毋忘在莒」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在我的年代,這四個字無論你喜不喜歡,都已經成為一個無所不在的符號。它存在,無關乎好壞,或許會讓你覺得反感,但它的確存在過,所有存在過的事物,都應該被敬重,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既然是一個存在的事實,無法否認,不如就去面對它,把它變成非常深厚的、人情上的文學或是美學,就像「昔仔寺」的對聯,將那個時代不可思議的荒謬和個人內心的荒涼,寫得淋漓盡致。 我不會期待金門會有音樂廳、戲劇廳,或是金門會變得像廈門、台灣一樣繁榮,我相信當金門獨特的歷史、傳承、記憶、文化,真正在人們心裡生根時,就會變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會讓人們相信自己所擁有的人文特質是多麼珍貴,將來甚至可能會反過來影響兩岸;如果沒有這股力量,我想,在剎那之間,很多東西都會毀滅、消失。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會想在水頭散步,在沒有任何人的陪伴下,去看一面斑駁的老牆,它或許沒有上億身價,但這裡面有人最悠長的記憶、最深刻的秩序與結構,所以在經歷這麼多年的風霜之後,即使毀壞斑駁如廢墟,力量依舊彰顯;我相信所有對於美有感受的人,都會在這面牆前放慢步調,並深深感動。 (本文為蔣勳於九月二十日在金門縣文化局之演講,由施佩君記錄整理。)288期《聯合文學》十月號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JD 巴黎 金曲獎 麵西施 就醬 

靜默練習 靜默練習朱平(2008-09-15) 佛教說,當池塘的水混濁時,你就什麼都看不見,唯有澄靜下來,泥沙才會沉澱,水面才可能如鏡般的反射,映照出你的模樣。 每一至二年,我會去做一次靜默練習,把自己丟到大自然裡,靜靜的,不講話。有人問我這是個什麼樣的練習?是去閉關嗎?其實它的主要精神很簡單,就是認識自己,面對自己,跟自己對話。 我的第一次靜默練習是參加AVEDA創辦人所邀約的僻靜儀式 (SILENCERETREAT),他說這是一個禮物。於是我們有十個人前往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一處三百英畝平方的地方,在舒適宜人的大自然環境裡待了十天。那裡除了同行參加的十個人之外,就只有打掃清理的僕人以及專做有機素食料理的廚師,每個人要自行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只要不講話,沒有人會管你這十天做了些什麼事,因此也可以說成是十個人出去渡假,享受一個跟自己獨處的假期。 第一天大家彼此見面時,一起用晚餐,沒有任何寒暄也沒有自我介紹,每個人都靜靜的吃飯,盡量不要眼神對著別人的眼神,在寂靜無聲裡展開十日僻靜。前五天是最難捱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時間好多,多到用不完,心裡就變得很慌。一反我既有的生活模式,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也不能看書、不能聽音樂,由於沒有行程表,我便把手錶取下,因為時間在這裡變得不重要了。 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準備考試、吸收知識、學習學問,但很多時候都只是紙上談兵,講講而已,沒有去實踐。「面對自己」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卻鮮少人真正去做到,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去跟自己相處,沒有去瞭解自己的思考模式、喜怒哀樂。面對自己並不是說要你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希望你去認識自己,然後接受自己,以後慢慢的你自然會有所改變。所有的療癒都開始於先接受。就像一個酗酒的人認為,他喝酒只是發洩情緒,他覺得可以自我控制說不喝就停止;然而,一個人若不願意接受事實時,就不會認為這是個問題,也就不會想去改變它。 在那十天裡,我固定去跑步、游泳、在大自然靜坐,並每天在筆記本寫下一個功課,從死亡、恐懼、關愛、生活、選擇……等等主題去反思我這個人,反省自己有哪些的習慣,並去認識這些習慣,看看有哪個習慣是不好的,又有哪些是可以改變的。每一天我都發現自己更認識自己,自我探索是一場永無止盡的旅程,沒有終點,這就是人生好玩之處,你可以不斷發現新的情緒。我不相信本性難移這句話,我覺得那是一個不願接受自己的藉口,因為只要能接受就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自己想要改變,而不是旁人或父母希望你改變,別人只能夠給你一個環境,鼓勵你去改變而已,做與不做的決定還是在自己手上的。 最後一天,我們做了一場印第安人的Sweat Lodge儀式,象徵性的結束十天僻靜,在漆黑的夜裡,我們每個人坐在帳篷裡,中央放著燒得通紅的石頭,酋長吟唱著咒語與傳遞祈福煙斗,並將清水澆在火熱的石頭上,大量的水蒸氣冒出,每個人像是洗桑拿般的猛流汗,承受一陣陣的熱氣衝擊,考驗著我們的毅力及忍耐力。彷彿讓身體排毒了。晚上吃飯時,主人給了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寫著:「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大家開口笑了,打破這十天的寂靜。 事實上,在這個幽靜的環境裡,我的情緒也排毒了,我改變了什麼?我知道自己的極限、優點、缺點在哪,我更勇於做真實的自己。慢慢的,我接受自己不是個完美的人這件事實、我接受自己是有罪惡之心的人、我接受自己是個生意人,因為只有經過「生意」的工具,才能永續自己生生不息的理想。我以平和的心認真看待自己,面對我必須去面對的一些事情,這就是我那十天來的最大收穫。 靜默練習原本就是瑜珈裡的一部分,沒有權威,沒有大師。就只有自己。佛說眾人皆佛(WE ARE ALL BUDDHA)就是這個道理。我很鼓勵人去找出時間跟自己相處,來一場靜默練習,它並不一定得設限多久的時間或什麼地點,它只是一個儀式、一個練習,不需要什麼遊戲規則,要不要吃素、斷食、靜坐、睡覺、泡澡、甚至裸泳都行,只看你自己想不想加進去靜默作息裡而已。只要你做到讓自己靜下來,面對自己,聆聽自己的內在聲音。 當周圍有太多雜音,反而讓人聽不見聲音,如同混濁的池塘看不見反射,靜下心來,讓雜質沈澱,讓雜音隔離,你才能看見自己、聽見自己,然後進而去改變自己。 朱平生意人 悅日人 漣漪人 台北人本文轉載自我愛瑜珈@朱平瑜珈心專欄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水漾 天空 起司蛋糕 MLB 比基尼 

秋冬女裝流行匯整(1-6)秋冬女裝流行匯整--01格紋上身激流行 經典叛逆各出其招! 相信關心時尚流行的各位潮女們早已發現,今年秋冬最夯圖紋,非格紋莫屬了!而且有別於 春夏流行的田園風細格紋,今年秋冬的圖形更為豐富多變,搭配更加深沈的配色以及毛料大軍等保暖材質的混合搭配,除了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的氣息,在秋冬總是黑壓壓一片的服飾中,更帶來幾許青春俏皮的風味。 格紋圖案在時尚的舞台不曾缺席,除了是不少品牌的經典圖案,一直以來也都 是各大品牌設計師們最愛運用的元素之一,一年四季都能玩出新招數;而在2008年秋冬女裝裡,充滿學院風情的菱格紋、洋溢英國皇室風味的蘇格蘭格紋、有著龐克調調的紅黑色交織格紋、以及永遠不敗的優雅千鳥格紋,全都佔據了流行的舞台,大量出現在毛料背心、套頭毛衣、襯衫和洋裝、還有鞋子襪子褲子西裝外套圍巾批肩上統統都可以找得到,甚至連褲襪和綁腿褲都可見這股格紋勢力,似乎今年秋冬不跟著格紋上身,好像就落伍了呢! 最經典的格紋圖案首推D&G今年的一系列格紋服飾,有紅格子的雪紡洋裝搭配更鮮艷的紅格紋褲襪展現美少女的青春氣息,更有駝色兩件式針織衫下搭超經典的皮釦蘇格蘭紋過膝裙、並且搭配大紅色皮靴的亮眼熟女裝扮,無論哪一種穿法皆為今年秋冬的時尚指標;另外像是PAUL & JOE、MARC BY MARC JACOBS也各自在黑灰色調的格紋洋裝裡融入時下流行的篷袖與小圓領的流行元素,展現08秋冬特有的格紋韻味;至於Ralph Lauren以加大的格紋融入大面積的斗篷與批肩之中,更顯出雍容大器的貴婦丰采。至於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格紋作品,非VIVIENNE WESTWOOD莫屬了!新裝以各式各樣的解構手法搭配不同顏色的格紋圖案,展現新潮不死板的另類格紋風情,有時是領口的抓褶有時是裙擺的流蘇式切割,出自一代龐克教母手中的英倫格紋,反倒是更為道地的展現出格紋不可侷限的多變性,顛覆傳統最出格!◎圖片來源/PAUL & JOE、MARC BY MARC JACOBS、Ralph Lauren、VIVIENNE WESTWOOD、sole alliance◎文字撰寫/CELINE 秋冬女裝流行匯整--02波西米亞BOHO風 華麗熱鬧細膩非凡~ 民俗風永遠是時尚舞台不會缺席的一股流行勢力,差別只在於它是主角,還是配角,或者設計師汲取的是哪一個歷史片斷、抑或是地球上哪個角落的某個民族罷了!在2008年秋冬,來自東歐的波西米亞風潮再次的席捲時尚圈,甚至也可以融合一點中亞民族的圍裹穿法,再摻雜些哥德式服裝的繁複層次感,一種比嬉皮味兒更華麗的新式波西米亞風潮,正貴氣體面又絕不無聊地向時尚潮女們襲來。其實今年秋冬主流的波西米亞風潮,更精確的位置是來自早期匈牙利將喀爾巴 仟山脈(Carpathian Mt.)西北邊割讓給羅馬尼亞的區塊,在地理位置上名為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這塊蘊藏豐富民謠音樂的樂土有著極為豐沛的文化藝術,其傳統服飾以鮮麗色澤與精細花紋交織,又能與深沈色調對比搭配,像這一季D&G、GUCCI正是大量汲取此地的文化,並且盡情表現於各式各樣的印花洋裝、娃娃裝式的blouse上衣或者是帥氣的西裝外套之上,甚至這股異國情調也染至手套、包包與各式圍巾批肩等配件;而且設計師還大量的使用印花、寶石、縫褶、雪紡、織錦、亮緞、絲綢、蕾絲、流蘇、皮草及皮革等流行元素,是誰說民俗風必然是上不了檯面的飄泊頹廢呢?讓妳在惡劣世道下卻尊貴的好似異國皇族公主般,就是穿上這一季華麗民俗風新裝時最令人興奮的心情寫照。最經典的時尚範例如下:如摩洛哥節慶服飾一般、令人聯想到古董波斯地毯的 懷舊印花,或是襯上流蘇長披肩及裹身式上衣的中東風特色長褲,BALLY的秋冬女裝展示了道地的民族風服飾,也為即將到來的寒冷冬日增添不少溫暖;而靈感來自東歐的傳統紡織品及掛毯,GUCCI也以金紗線、金屬鉚釘、流蘇、珠飾手工展現最符合潮流的波西米亞情懷;至於來在紐約時裝週並且大肆宣揚BOHO風潮的Anna Sui、DKNY,也以天真浪漫的花朵印花和各部位縮皺縫而篷出的輪廓線條、長條流蘇與繫綁縮口的細部裝飾,展現出俏皮可愛的異國民俗風情畫。那麼這一季的民俗風該怎麼搭配穿著呢?超級名模Agyness Deyn特愛以花色斑 斕的民俗風服飾與英倫格子風下半身、或者是以網眼與皮褲等流行元素混搭出別具英式街頭風味的絕妙民俗調。不過,上述的高難度搭法恐怕一般人是很難有勇氣穿上街的,妳仍然可以嚐試花版洋裝外罩今年相當流行的中性背心、西裝外套、或者是長版的cardigan羊毛衫,再與牛津鞋、皮靴或毛毛靴搭配;再不然,一身skinny褲裝與有蕾絲或者變形蟲花版上衣搭配,或者是一身黑灰色系的低調勁裝再披上同樣激流行的阿富汗圍巾,如此穿法可淺嚐異國風味卻又極具流行特色,輕輕鬆鬆就能變身為本季最IN的」民俗女」了呢!◎圖片來源/GUCCI、BALLY 文字撰寫/CELINE 08秋冬流行匯整—03輕飄飄流蘇 率性邁入嬉皮時代~今年秋冬女裝是各異族文化的大融合,多元化風格的民俗風混和呈現出難以言喻的異國氛圍,再加上歌德式服裝文化的影響與嬉皮勢力的入侵,讓服裝風格有別與以往、極富獨特魅力。不過,講到嬉皮,也許很多人在看了新裝之後有點摸不著頭緒,請注意喔,這一季最能表現出嬉皮特色的服裝元素,就在那一條一條輕飄飄的流蘇上,他們幾乎無處不在,雖然不是猛然就能擄獲世人目光,卻極富存在感,悄悄地散發出充滿率性的自由氣息。 標準的嬉皮風格是什麼?花洋裝配寬腰帶、寬喇叭褲和中分辮子頭髮型,然後,絕不能忘記配上一排又一排飄逸的流蘇裝飾,它可能是存在於斜揹的包包上、上衣衣擺與洋裝裙擺上、更有可能的是裝飾在咖啡色的麂皮短靴上……;沒錯!流蘇是嬉皮女郎們最喜歡的裝飾了,無論是衣擺袖口、配件小物上,甚至是GUCCI、GIORGIO ARMANI、Just Cavalli也各自推出與衣服圖案契合的長流蘇圍巾,流蘇的搖曳之美,今秋比起男人更能撩撥時尚女子的心弦。還想要尋找更多的流蘇身影嗎?這一季,徹底服膺於民俗風下的BALLY、ANNA SUI,隨手一抓都是流蘇風的勢力範圍;具有類似輕飄效果的風格,像是BURBERRY羽毛裝與BLUMARINE的流蘇洋裝,也可見另一種「仙女」風格;配件部份可以往GUCCI和YSL裡找找,包包與靴子都有不少的流蘇點綴其中,好不浪漫呢 秋冬女裝流行匯整--04 皮草上身 畫龍點睛令妳更出眾~ 皮草永遠是每逢秋冬必端出來熱炒一番的時尚元素,這一季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和往年不同的地方在於,今年不大時興一整件的奢華皮草,當然這類皮草大衣還是有,但更令人關注的是一些服飾上運用局部毛皮的點綴,讓皮草小物成為整體造型最吸睛的一部份,也令皮草不只是氣派貴氣的代名詞,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能令妳的造型更形出眾呢。舉例來說,像是一些每季必推皮草的一線精品,像是BLUGIRL、FENDI等,仍不乏名貴的皮草短外套、大衣等等,但是在鮮活的顏色以及更特殊的裁剪之下顯得青春洋溢;而GUCCI則是玩波西米亞風玩得出神入化,將局部皮草與滿是異國風味花案的圖騰與流蘇巧妙融合在一起,同樣也有著類似風格的尚有民俗搖滾風的ANNA SUI、以及印度民俗風的Alexander McQueen等時尚品牌。另外還有一些值得關注的毛皮上身流行風潮,像今年非常值得入手的毛皮背心,搭配洋裝和靴子都很有奢華流浪的民俗風調調;而毛皮的短外套、頂上一個小毛球的帽子、毛毛裙、毛圍領與毛皮長圍巾等等,也都是相當入時且和皮草沾邊的商品,能為妳的整體造型起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買起來也不若整件貂皮大衣那般金額嚇人,經濟又時尚呢!秋冬女裝流行匯整--05 寬鬆毛衣隨身套 慵懶詮釋層次風潮~ 寬鬆的衣身線條仍然是這一季的主流,有別於去年秋冬女裝全面浸淫在上寬下窄的時裝輪廓,今年除了維持上鬆下緊的時尚法則,也有不少一線精品更推出「上寬下寬」的隨性穿法,也就是說,一件寬鬆且長版的上衣在本季不但是必要的,在搭配性上更是無拘無束,可以隨穿著者自由發揮穿衣創意,變化出風格丕變的造型,看似隨意不羈,實在蘊含各種搭配上的無盡巧思呢!舉例來說,除了之前所述已蔚為風潮的寬鬆針織衫與緊身綁腿褲的組合,其實對於這幾年秋冬必備的寬鬆蓋臀之長版毛衣這類型的單品來說,最簡單的搭配方式,就是下搭緊身牛仔褲套靴子或者是彩色以及花紋褲襪(踩腳褲襪也行),鞋履只需套上風行的騎馬長靴、及踝靴或者牛津鞋,在視覺上都頗具平衡性效果;而如果您選擇的寬鬆毛衣是開襟外套形式的款式,比較女性化的穿法,就是在毛衣外套內穿上花柄洋裝,並且於毛衣外套外頭再繫上一條皮帶,或者是利用毛衣本身就會附上的毛料腰帶隨意的繫綁,就能勾勒出纖纖細腰,展現活潑又具元氣的女性美了!最佳範例在PAUL&JOE、SONIA RYKIEL中皆可尋到。更厲害一點的時尚穿法,妳可以利用長版針織毛料衫大玩層次穿搭遊戲,比方說一件直長版的合身針織衫與寬大花褲的組合,或者是如BOSS ORANGE女裝在長版寬毛衣之內穿上寬褲、襯衣與V領毛罩衫,多層次的搭配法則能令穿著者既獨特又有型,完美展現出看似隨意的慵懶之美呢! 秋冬女裝流行匯整--06秋冬極致女人味 蕾絲風潮就是時尚王道 今年秋冬女裝有一支黑色勁旅聲勢驚人,在這無色彩當道的風潮之下,時裝設計師們要如何在看似寂靜的黑灰色調中展現出層次感呢?答案就是在布料的材質與圖紋上做文章!除了巧妙運用毛料、雪紡、絲緞等不同光澤與厚度的料子,層疊展現出無色彩豐富的一面,今年各大品牌還有志一同地將關愛的眼神放在」蕾絲」圖案上,即使服裝的款式簡單,蕾絲一出現頓時就令時裝的性感指數無限飆升,高貴的氣息也隨之散發出來,彷彿女人一穿上蕾絲衣,就能展現無盡魅力呢!事實上,只要是經過刺繡後的布料,都算是蕾絲;而被名媛貴婦視為珍寶、所謂的古董蕾絲,之所以價格高昂,在於每一件作工細緻的蕾絲衣裳,都很有可能是擁有絕佳傳統手藝的歐洲老婦人,獨自一針一線、耗廢數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手工縫製而來;而一樣是蕾絲,市面上大量製作的蕾絲成衣或者是平價內衣上的蕾絲,大部分都是由機器製造,所以價格與質感自然就無法與所謂的古董蕾絲相提並論。其實蕾絲算是常態商品,一直都存在於所有女性的衣櫃裡,不管是多麼不喜歡賣弄女性風情的人,衣櫃裡或多或少都有件綴了蕾絲衣領的毛衣、或者是有件藏在衣服下的大眾牌蕾絲內衣;但基於害怕衣飾過多的繁複感或者是懼於性感風騷的氣息,很多人都視蕾絲服飾為畏途,但這樣的觀念,在今年各大品牌如PRADA、BALENCIAGA、GIVENCHY、Blugirl……等品牌中素雅的服裝輪廓、卻搭配了質感精緻且花紋別具特色的蕾絲衣,而被充份打破,這一季,越是高檔的品牌越是可見全身皆以蕾絲布製作的洋裝;而知名設計師品牌Thurley、仕女品牌BCBG MAXAZRIA,平價流行品牌TOPSHOP、ZARA等等,也都徹底服膺於這一股蕾絲風潮之下,可見其流行勢力的強大。那麼蕾絲衣物該怎麼穿搭呢?基本上單穿一件版型優美作工精緻的蕾絲洋裝,就能盡顯這一季時尚女郎的風姿綽約;如果實在不喜歡太過於女性化裝扮的人,在高貴性感的蕾絲洋裝外再套一件有型的騎士皮衣外套、西裝外套,或者是長版的羊皮開襟外套,一身黑灰到底的裝扮,看似極簡實則蘊含層次混搭哲學,是本季極其出色之裝扮;再不然,也可以選件乳白或者淡灰色的蕾絲上衣,下半身搭配同樣超級流行的鐵灰色與墨黑色的花苞裙、鐘型裙,這一種高尚型女之姿,是不是也很迷人呢?◎圖片來源/BALENCIAGA、BLUGIRL、BCBG MAXAZRIA◎文字撰寫/CELINE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得彙 大炳 張柏芝 上海世博 閃電森林 

羨慕~我想要跳進巧克力池裡讓我忘記我所有不愉快的記憶我羨慕你可以如此開心不用想東想西不須要在乎有沒有人愛你可以不管他人對你的任何批判可以活的那樣的自由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可不可以?也像你一樣像風一樣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可不可以不再讓自己活的像孤魂野鬼一般活的像沒有根的草就快要枯萎了就快要飛了我的林林總總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非 天龍特攻隊 衝浪 魏蔓 阿桑 

不開心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最近覺得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一陣難受我只想埋首在夢境裡哪怕我必需面對都是一大堆妖魔鬼怪的但起碼我還能醒的過來但是現實的生活要到何時才可以有逃脫與愉悅的一天?每天都想要找尋不同的出路我想要變的輕盈一些讓自己不要有這麼多的負擔在我悄悄替換成為3字頭時早就在心裡面放下了許多事那些永遠無法觸及到的我也不想再繼續等待就這麼放下越多心裡越空接下來該用什麼來填補那失去的一大塊空缺以及 沒有你的夜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2 Fri 2010 18:38
  • decide

起司蛋糕 NBA官網 手工 桂綸鎂 電玩美少女 

decide 花太多的時間我想了太多人我決定要把你放在心裡的最後一個角落那是你我從未實現的夢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播 雙J 奶香味 嘟嘴 南灣湖 

月半彎是偶像劇"戀香"ㄉ主題還是片尾...我忘ㄌ~~~很好聽唷 ~~~曾經是...我跟他ㄉ歌...我們都愛~~~ 月半彎昨夜的南風輕輕 新月彎彎有人徘徊深夜 愁緒吹不散似醉似醒 那午夜的夢 漸漸離我走遠今夜的寒星點點 浮雲淡淡有人追尋往日 回憶悲歡是苦是甜 那失去的愛 一去不返總是 ..忘不了他深情款款 為他編織密密的情網千縷萬縷的情絲 割也割不斷夜已深深我心茫茫 他的模樣 始終來回旋轉是夢是幻 那每句誓言 還留在耳旁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2 Fri 2010 07:04
  • 背影

海洋音樂祭 內褲 南非 綠島 脫衣 

背影我以為...分開後...我跟你ㄉ見面機會應該不大...沒想到...我卻可以從你ㄉ背影...遇見你好多次...熟悉ㄉ背影...還有你右手上年少輕狂所留下ㄉ刺青...當我不確定ㄉ時候...我總會看看你ㄉ右手...如果是你...我會在心中不停ㄉ說著...真ㄉ是你耶~~~如果不是你...我會有些落寞ㄉ說...原來不是你...幾年前...我答應要幫你隱瞞你好多年ㄉ秘密...跟你同時欺騙ㄌ疼惜你ㄉ阿嬤...也欺騙ㄌ自己...我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你...最後...我終於知道...不可能ㄉ...於是...放棄...也都一直祝你幸福~~~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