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 上海 馬爾地夫 正妹 劉謙魔術 

另一種風味~ 今天是停頓好多天後,才開始打網誌,原本以為我這邊的網誌掏空,還好不是,因為以我觀察部落格訪客人數來說,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反而我的無名,訪站人數怪怪的,應該是無名那邊被掏空,還好現在先把那邊重要秘密封起來,不然以這樣毫無遮掩的曝光率來說,後果不堪設想,需付出很多代價! 老實說,今天我的四周有一股濃郁的日本風,原來是我後面那位「超高等生物」在學習日文阿!!今天他念的挺標準的,很像日本卡通電影中的配音,真是好聽,我正在享受這種「日氣」中。還記得今天自然課是琁茗最認真的一節,第1次看他那認真上自然課,認真的樣子真的是他最好看的一面!!(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阿?..什麼~竟然沒有),我和他情緒一直處在緊繃,怕自然考試考的亂七八糟,直到聽到老師說--下次再考,太好了~鬆了一口氣!!我和他超級興奮的,因為我們實在是快被這無理頭的考試逼的快瘋了,聽到這如甘霖般的好消息,當然,是高興中的高興!! 今天,練班舞..還是跟最近一樣,不敢太瘋狂,老實說是顧忌到他,什麼「銘哥」要換跟琁茗位置,那還不錯阿~換個好人在他前面,就不用老是聽他說:你跳錯了!!但是,什麼方淳和琁茗再換位置...不要啦~好不容易習慣方淳的移位距離,我又要再適應一次,不過這有好處,方淳移動範圍小,我需要躡手躡腳,而且會不小心撞到他或太close他..但是我又要修改動作了..要走外面一丁點,免得老是聽科怪說--你站的太裡面了!!哈~今天宗哥好好笑喔...老實說~我覺得他憨憨的樣子,挺可愛的! 今天下午我沒有留在教室努力,陪琁茗出去買東西的,哈~我始終喜歡23元解決一切的!還陪他去買筆.恩~他挑挺久的.倒是花很多錢.我還在那兒認學妹,也拜託好不好,我畢業那麼多年了,當初他也沒投我們這屆自治市長這種東西,哪知道我阿!!看到狗牌還想起國小的事,琁茗還將我國小的那個人搞錯,天阿~~~我的那個人比較帥ㄟ!!沒關係,他現在不是我的事,我不會計較這個,結果簡單的時光,就在簡單的道別中畫下一個美麗的句點! 英文話劇,這次我又要搞笑了~演惡魔.叫我邪惡~怎可能...我的演技應該還可以~星期日要整天留在那兒.好累~卻又好期待喔..因為有讓我想起上一屆英劇的點滴美好,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共甘苦,雖結果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好,但那凝聚的情感、美麗的回一才是收穫才是贏家,上屆掉的眼淚,希望這屆不要再掉一次,上屆的遺憾,希望這屆別再延續,大家加油~!!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咬筆妹 收藏 男人IN起來 天龍特攻隊 3D麥田圈 

同樣的問題最近,又有同樣的問題,困擾著我,我很難理解的事情是「為什麼這問題一直存在?」其實,這問題之所以會又困擾著我,是一句問話將我點醒了因為點醒了,我又必須重新思索最近我的主人,看完了我的網誌,在留下來自習的時間,他偷偷的問我:「你真的淡忘他了嗎?」老實說,我有點愣掉了因為這對我來說已經是肯定的答案為什麼又捲土重來讓我思索煩腦呢?難道我還沒淡忘對他的感受?難道我還眷戀著他?不不!!這不可能,我怎可能又跳進一個深淵呢?既然是淡忘,為什麼每當我又遇到有關他的事,又會感覺怪怪的呢?既然認為淡忘卻又會特別去在乎他,這是怎麼了?可是這樣,我當初的努力避開他、閃躲他,不就是多餘,反而產生更多的心理障礙和反效果直到今天,排跳舞的隊形,我發現「我還是會去注意到他」,但是希望真的只是注意而不是喜歡的確,這樣說法很矛盾,但在我心裡更矛盾為什麼只是一種感受,卻需要弄得如此複雜?為什麼時間過的如此久,卻還是一直同樣掛著問號?為什麼他的存在,讓我有另一種感覺?這感覺是喜歡還是障礙感?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真的不明白!!這問題還纏繞著我,我好不想面對一個個問號所成立的方程式連鎖卻又繁複的思考問題,殘酷又重要的心理測驗那一個個問號夾帶的是多銳利的刀子一層層解剖我的想法和心思,等到答案揭曉,這會是死亡的判決還是存活的機會我不知如何遇知這難懂的未來,和面對前所未有的複雜課題,一個簡單的感受,會逼的我如此傷痕累累,我不斷的閃躲一個又一個正面強勁的打擊,希望永遠不要遇到正面的痛擊,我怕我會禁不起太大的傷害和考驗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FA 洗車男 LOMO 熱浪島 戲水 

每日一字 2006/12/28字彙:magical (魔力的,神秘的) 例句:It really is a magical time of year. You never know what you'll see! 翻譯:這真是一年裡的神秘時刻,你從不會知道你會看到什麼。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博 公仔 衝浪 比基尼 LOMO 

每日一字 2006/12/18字彙:solstice (至) 例句:"The winter solstice is the shortest day of the year, often on December 21st." 翻譯: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通常在十二月二十一日。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脫衣 畢業典禮 c羅 結婚 南灣湖 

從殺手到牧師從殺手到牧師本刊記者 江華 實習生 沈亮2004-07-14 08:59:58  2004年6月28日,北大哲學系和宗教系的院子裡,呂代豪謙恭地向他的博士班老師問好。  呂代豪,從少年到青年,從鬥狠打架到加入台灣最臭名昭著的黑社會竹聯幫,砍人、開賭場、偷盜、勒索、敲詐、開應召女郎站,日進斗金。  他連續入獄,越獄,台灣30所監獄他呆過14所,前後共被判處有期徒刑38年。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曾經無惡不作的人,後來成了美國教育學博士、神學博士。“我正在清洗掉手上的鮮血,這需要我一生的時間。”目前正在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的呂代豪說。  從強盜到傳道,從流氓到牧師,今年50歲的呂代豪的經歷完整地記錄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自傳《收刀入鞘》里,目前,這本書的改編權已被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買走。  他模擬昔日用刀、槍殺戮的動作細節——讓人強烈感到從他身上滲到空氣裡的殺氣 ,殘忍的影子時常從他祥和的臉上一閃而過。  第一滴血  台灣三重中學初中學生呂代豪站在池塘邊。身後跟著十幾個兄弟。  他歪了歪腦袋和嘴角,一個提著彈簧槍的護衛立即跳進池塘,舉起槍指向池塘中惟一一個孩子——帶鋒利鐵尖的標槍,射進了孩子的喉嚨。  呂代豪游泳要清場的。這個不明就里剛搬來的孩子不走——他為呂代豪玩樂付出了代價 。  第一滴血,奠定了他在眷村孩子心中的老大形象。少年呂代豪,擁有一個三四十人的幫派“虎威幫”。  1954年8月,呂代豪出生台灣“眷村”。從大陸來到這裡的國民黨軍人,紛紛再次成家;父親呂國英斷絕了回到湖北老家的夢想,娶妻生子。  呂父是黃埔軍校第19期學員。父親駐?在金門等地隨時準備“反攻大陸”,和兒子接觸很少。嚴厲的父親用暴力讓他背誦了大量古文和詩歌,但家庭教育不當卻帶給呂代豪人格缺陷。  呂母是當時最大華人幫派洪門的“四大姐”之一。呂母天天在家開賭場,對呂極端放任;呂拿到母親給的錢買糖果,這些糖果足夠讓他成為孩子王。當呂代豪與伙伴打架失敗回家哭訴時,母親對他說:“打贏了回來,輸了就別回來。”  “整個青少年時代,我內心的暴力都在悄悄滋長。”呂代豪說。小學畢業後,呂家遷到台北市五股鄉。“這段時間,是我真正學壞的開始。”  呂代豪用拳頭制服所有看不順眼的人。呂被學校開除,不論父親如何求情,學校大門緊閉。  初中畢業時,父親將呂代豪送進台灣鳳山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希望軍營能管好他。  在軍校呂以凶狠聞名,在預備班二年級,他獲得了跆拳道黑帶二段。拳擊比賽獲得“全國大專運動會”丙級冠軍。  在學校,呂代豪成為人人懼怕的人,路人仰視,但他在操場上看到的一群人卻對他視而不見。他們圍成一個圈,默念《聖經》。呂感到他們可笑:《聖經》能比拳頭更重要嗎?  1971年,在軍校的一次鬥毆中,他致人重傷,盡管當時伯父是高雄“要塞”駐軍司令,軍校仍把他開除。呂再次轉學至東山中學。這裡是他學生生涯的終點。  誰殺了那個人?  1972年,台北市木柵私立東山高中二年級學生呂代豪,18歲。  台灣經濟日漸繁榮,黑社會勢力逐漸擴大,幫派層出,爭奪地盤的刀光劍影不停歇地在台北市閃著冷光。  台灣政治大學旁一間餐廳,外省幫派老大正在和呂代豪商議一場決鬥——為獲得收取商戶保護費,外省幫和本地幫的械鬥,他們多次敗北,原因在于人少、武器少。  黑幫“顧問”呂代豪出計,砍來五六米長的竹子,削尖一頭,讓10個殺手練習刺向敵人頭部、胸腹部、腿部——軍校技術派上用場。  談判前一天,呂代豪帶人到談判地點將竹子淺淺地埋在草地上,隱藏起來。  第二天晚上,談判不到10分鐘便告破裂。雙方開始刀槍相見。呂代豪迅速指揮殺手們拉出竹竿,10人排成橫隊,一步步向前衝刺。  對方幾乎沒有看清長長的東西是什么,伴隨著陣陣哀號,一撥接著一撥倒在地上。呂代豪的“竹計”開始奏效,長長的竹槍能制敵于數米之外。  呂代豪拿出自己的武士刀,見人就砍,渾身沾滿了鮮血。直到警車呼嘯而至。  第二天,呂代豪找來報紙一看:《木柵政大涼亭大血案》,副標題:五六人被砍重傷,生命垂危,主嫌犯在逃,數人被捕。  “逃跑後看著自己的血衣,像從屠宰場出來一樣。我幾乎沒有看完報導,就已經清楚了未來的命運。”  “那個死去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我殺死的。但殘酷殺戮是我的計劃。”呂代豪說。  呂代豪離開學校,開始逃亡。從此他再也沒有机會進入教育体制下求學,只能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不需要一技之長,只需要刀槍和殘酷。  呂代豪加入了真正的黑社會台北飛鷹幫。不久進入了著名的竹聯幫。  竹聯幫分天堂、地堂、總堂,呂在總堂,屬于鳥字輩,是“白鳥”,職務是護法,懲罰幫內違背幫規的人。呂代豪不久接受了黑幫討要賭債的工作,這給他帶來滾滾財源。  一次,呂代豪到一個賭徒家要債,開始“文質彬彬”,事主仍然不肯還賬,要求拖延,呂慢慢起身,致謝。走到門口突然折回來。他坐在事主對面說,回去不好交代,要拿點“禮物”回去好說話。話音未落,從馬靴裡掏出的短刀,已扎在事主的大腿上。  血,濺了出來。錢,當天要了回來。  從此屢試不爽。“我對施暴的後果充滿了喜悅。”呂代豪說。  在警方的行動中,賭場被搗毀。之後,他向台灣南部走去,順便幹起了偷車的行當。  在台中,呂代豪被警察發現,他逃脫了追捕。但在回到台北的第三天,在家中落網。此時,離木柵血案6個月。  經過法庭審理,保釋在外等待木柵案判決結果的時候,呂代豪又大鬧酒樓,以傷害罪和毀損罪關押。  1973年10月1日,呂代豪兩案合并,判處徒刑一年兩個月,送台北監獄執行。這一年他19歲。  重入江湖  在監獄,呂代豪遇到犯罪在押的兩個美國人,這是他許久以後人生潛在的轉折點。他向兩名美國人學習英語。希望通過語言,幫他成為國際殺手——他要到世界各地殺人,獲取豪華体面的生活。  他發狠地練習跆拳道,學習英文日文,一心偷渡,圓自己的殺手之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英語教材是教人向善的《聖經》。  1974年7月,呂代豪出獄。第一件事是完成偷渡的夢想,但因和黑社會老板糾紛而被告發再次入獄。呂被押送到台灣著名的監獄——綠島,完成為期5年的管訓。  1976年初,陳筱玲,一位大學一年級女生,呂代豪高中同學的妹妹突然給他一封信。呂感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關懷他。他立即給這名少女寫信,寄了一張自製的明信片。套用《聖經》的話說:“一個罪人悔改,神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喜歡。”  口是心非的呂,開始了和一個女孩子的交往。女孩子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呂從女孩的信中發現,她試圖用上帝感化他。半年後,呂代豪從綠島轉送至台東監獄。筱玲雷打不動的來信,也抑制不住他桀驁不馴的心。和陳筱玲的通信,只是滿足他在監牢外有女孩子等候的虛榮而已。  呂代豪的刑期還有三年,他有些焦急,開始計劃越獄。  1976年7月24日。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呂代豪躲過探照燈和机槍,逃離監獄。  身後一個連的駐軍追趕。呂代豪不停地奔跑。卑南溪水暴漲,在身後的槍聲中,呂代毫不猶豫地跳進河裡。  太陽出來時,呂被洪水帶到了外海,趴在大樹上漂浮的他發現鯊魚在他身邊游弋。  “此刻我產生了人生的第一次恐懼。”呂代豪躲避著追捕和山民的警惕,穿越中央山脈,潛往台北。  陳筱玲的信沒有了收件人,到台北的呂給陳電話說:“我越獄了。我要偷渡。”陳筱玲的教化失敗。但沒有告發。  偷渡需要巨大的費用,呂代豪重入江湖。  呂最多的時候擁有美國、意大利的名牌手槍6把。甚至他還擁有黑道上為數不多的狙擊步槍。他擁槍自重,那把狙擊步槍,給他帶來了滾滾財源。  此時,呂代豪叫要債為“借錢”。“我誰也不信任,只信任子彈——扣扳机的時候它就是我自己。”呂說。  “肥羊”,呂代豪這樣稱呼有錢但“不道德”的富人。  助手給呂準准射擊。  呂代豪只打別人的屁股。他喜歡在300米開外,從瞄準鏡看子彈讓屁股開花。  隨後,50萬或者100萬台幣,就會送給呂代豪,肥羊總會說,喜歡和呂代豪做朋友。  “我想大概有30發子彈打在人的屁股上吧。”後來,呂代豪想借錢時,再不用子彈。  越獄在逃的他,成為台北市獨立的黑道人物,他成立了黑幫“戰堂”。  為了積累更多資金,呂召集幾十個女孩子當應召女郎。財富迅速積累,呂代豪一擲千金:上百萬的勞力士錶,昂貴的跑車。  1977年3月,呂代豪越獄9個月後,偷渡路上,在高雄被抓。“後來我才明白,惡行跑不遠。”  開啟新世界  呂代豪重進監獄,以為陳筱玲再也不會理睬他,盡管他已經愛上這個女子。  直到有一天,陳筱玲探監。此前,陳為了見到呂代豪,在監獄外,前後呆了10天時間。  1978年3月13日,陳筱玲在她的第159封信中說到:  “再看一遍你的第162封信,真教我心底發愁……”,“我在人間天堂,而你卻是無惡不作連世人都厭棄的大壞蛋。”陳筱玲譴責道,“如果你不將你的罪惡看為糞土,我倆將是不同世界的仇敵。”  呂代豪在信中反問陳筱玲:我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要求,人被打了左臉還要伸出右臉讓人打呢?  陳立刻在信中回復:如果一個人不想被打左臉和右臉,那麼他必須擁有不容讓人抨擊的人格。這才是上帝的真正意思。  “獄友林民雄,也是冥冥中拯救我的一個人。”呂說。  呂代豪隔壁監舍,關押著台灣黑幫“三光幫”老大林民雄。因殺人判刑——一個人在監獄裡,還可以指揮外面一天賺100萬台幣的黑幫老大。他們常常在一起聊天,林為了給四個老婆寫信,也經常請教呂怎麼寫信,林則付給呂“勞務費”。  有一天,林和呂聊天10分鐘後,林說不舒服,就回去了。一會工夫,呂代豪被告知,林猝死。呂過去,打他耳光,按壓胸部,最後眼睜睜地看著幾個月前進來的林被抬走。  呂失眠了一夜,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的時光:人生如此短促脆弱,我難道沒有掙脫樊籠、重獲自由的机會嗎?黑社會、美酒、美女、名車的誘惑力我無法抵抗嗎?  “我心裡感到饑渴,想抓住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呂說。“想到從少年到青年,一直在犯罪漩渦裡打轉,換來的只是牢獄。我感到辛酸。”呂代豪,打殺數年之後,突然体會到狂徒末路的感覺。  陳筱玲第250封來信到了。這封信被呂代豪稱為“天上的信函”。  信很平常,與陳筱玲的其他信函無異,但此情此景,卻讓呂代豪淚流滿面。  “我原以為,信仰是人沒有希望時幻想的花朵,是顛倒的世界觀,是西方滲透中國文明的工具。事實上,陳的每一句平常話,都像是專對我說的,打在我心上。200多封信,我竟從來沒發現過。”  陳筱玲信中說:“衣服髒了,用肥皂來洗;人的靈魂污穢了,需要用什麼來潔淨呢?”  呂代豪至今無法解釋,他那一刻,看到了心靈裡的陽光。  呂在監獄裡180度的轉變,讓同監舍的人感到害怕。原來呂運動完後是別人主動來按摩的,此後,當一個叫小毛的再來服務時,呂說“我不要了”。  小毛大驚:“我犯了什麼錯?我改!”呂說,我真的再也不需要了。“我覺得自己的行為給世界帶來了不公平。”  呂代豪向監獄申請要了《聖經》,在他的帶領下,這些作惡多端的人開始端坐,牢房裡沒有了吵架和鬥毆。呂代豪精通英、日文,喜歡寫文章,開始給中國時報、聯合報副刊寫文章并發表。  呂代豪安心地在監獄等待案件的最後審理,1979年11月19日,呂代豪換上乾淨的衣服,只帶了一個帆布袋,裡面裝著陳筱玲的500封信和日記,走出連續六年進進出出的監獄大門。  呂代豪重獲自由。在飛往台北的飛机上,他在藍天白雲間痛哭。  机場,迎接他的是給他新生的陳筱玲。  家門口,迎接他的是曾痛恨過他的父母,他們淚流滿面。  開創新世界  出獄後的呂代豪決定做生意。但他的確不是做生意的好手。開了兩家發型設計公司,投資拍電影,都失敗了,還欠下幾百萬的外債。收刀入鞘的呂陷入了世俗的苦悶。  1981年,他到“基督教勵友中心”幫忙做義工,這是專門幫助問題青年人和吸毒者的机构。但呂的精神世界此時與基督教無關。他做工程師、賣魷魚羹,忙得不亦樂乎。  “但是心裡仍然很空,我還在尋找什麼。”  1981年9月,呂代豪接受華僑界著名的傳教士吳勇的建議,開始了神學院學生的生涯。  2個月後,呂正式向陳筱玲求婚。  陳的父親是一個教授,他拒絕了呂代豪向女兒的求婚,“呂代豪能改好,狗都要穿衣服。”  事實上,當初陳筱玲寫信并非她愛上呂,她只想借此改變一個人。  在呂代豪的請求下,神學院長老吳勇親自出面到教授家提親。呂代豪說:“她從來沒有想到和我結合,但是我注定了要和她結婚。”  1982年1月16日,殺手和女大學生的婚禮在600人的目光中完成。呂代豪和陳筱玲婚後在簡陋的宿舍裡留下的黑白照片,他帶在身邊20多年。  呂真正開始了慈善事業。“我發現,做壞事是那麼容易成名,做好事太難。”  神學院二年級時,家鄉大災。呂被神學院派到他曾經禍害過的家鄉五股鄉服務。但他被譏笑、辱罵、吐口水、扔石頭。沒有人相信一個屠夫成佛。在一個被呂欺負過的家庭裡,一位母親凶狠地用掃帚驅趕他,呂代豪忍痛道歉。  數年前,呂代豪被抓獲後后,五股的鄉親們放鞭炮祝賀。  呂代豪忍受著家鄉人“暴力”的待遇,做自己該做的。日子過去了,呂代豪得到了回報:五股人原諒浪子,“歡迎你回家!”  呂代豪說,我在長達近30年的慈善事業中,并沒有閃光的地方,我遇見一個需要幫助的,就幫助一個。我以慈善感化每一個願意改變的人。  呂代豪以自己的經歷改變別人的人生,到他50歲的今天,已經有150個“流氓”重回健康社會——這150人中,有黑社會頭目,有社會混子,有漂亮而墮落的女孩子,有吸毒者和酗酒者。  他經常回到他熟悉的監獄,給犯人講述自己的過去。許多聽過他故事的在押犯,積極懺悔,獲得減刑。  1990年代,呂赴美國求學,在美國取得教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台灣神學界和華人基金的幫助下,呂代豪建立了拓荒神學院并出任院長。  自此,他的足跡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向人們述說“殺手”是如何轉變為傳教士的。  他和“500封信”的妻子生育了一雙漂亮女兒,她們在美國安靜地生活,曾是殺手的父親給她們講自己過去的故事。  擔任世界華人宣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呂,擁有一個龐大的基金組織,現在他將目光投向大陸。希望通過基金組織和努力,在大陸拯救吸毒者 、酗酒者、艾滋病患者、從事性工作的人回到健康社會。  “我以自己的壞為書,讓那些壞的人們尋求從善路徑。”呂代豪說。“人手上沾了血和罪惡,是永遠不能從心裡洗乾淨的。我時刻記著,我做的一切,在救贖自己。”  現在,呂代豪在北京研讀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讀共產黨治理中國的歷史,尋找神學與西方哲學的相通之路。  呂代豪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的朋友和顧問。他們閒暇時一起游泳,喝茶聊天,商討政經。呂說,我不會因為和他的關系,放棄公平待人的信仰。  馬英九評價說,從竹聯幫殺手,到慈眉善目的牧師,呂代豪收刀入鞘,向我們表明: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長、社會工作者,呂代豪具有可借鑒的意義。  “我收了殺人的刀,但是我操起另外一把刀——希望對罪錯的孩子們是手術刀。”呂代豪常常禱告,感謝他的新世界——他有了自由和尊嚴。  “人生的上半場打不好沒有關係,還有下半場。只要努力。”呂代豪說。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非 排球 童玩節 嘟嘴 BJD 

每日一字 2006/12/09字彙:pilgrims (朝聖者) 例句:"During Thanksgiving, we remember the pilgrims and their difficulties when they came to the USA." 翻譯:感恩節時,我們想起了朝聖者以及他們剛來美國時的種種困難。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暑 MLB 桂綸鎂 塞爾維亞 全面啟動 

復興為何遲延 /歐雷納(Leonard Ravenhill)復興為何遲延 /歐雷納(Leonard Ravenhill) 歐雷納於1907年生於英國約克郡,是英國巡迴佈道家中的頂尖人物之一。對他而言,他深知個人蒙神所差遣,並非只是為了執行教會所擔負的傳統工作,而是為了一個更高、更大的呼召:復興。因此,面對當時道德淪喪、人心敗壞及社會不公,教會卻仍兀自沉睡著,他的心極其悲痛。一股由神來的迫切感與使命感驅使他登上巴力的高山,羞辱他的先知們,並斥責教會死寂的光景。他的話語銳利、情詞迫切、毫不懼怕,正是當時環境所需要的。 雖然我們所處的環境與時代已有改變,但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一樣的--復興為何遲延?歐雷納評論道,復興遲延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缺乏禱告──迫切和有信心的禱告。事實上,教會史上的每一次復興都與禱告有關,其震撼並改變當時的世代。禱告,正是復興的關鍵。骸骨場上的復興 「耶和華的靈降在我身上。耶和華藉祂的靈帶我出去,將我放在平原中。這平原遍滿骸骨。……誰知……骸骨甚多,而且極其枯乾。……祂又對我說,你向這些骸骨發預言,說,枯乾的骸骨啊!要聽耶和華的話。……於是我遵命說預言,氣息就進入骸骨,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結卅七1~10) 在宗教史或一般歷史上,記載過比這更荒謬的景象嗎?場上盡是枯骨,有誰曾面對這般死寂的觀眾呢?先知看出這個民族滿了傷痕、膿瘡,使其遽趨死亡,而死亡之後就是腐爛分解。欲完成此「不可能之事」,需具爆炸力的信心。神一再要人從事他們能力所不及的,為要顯明非出於人手之巧妙,而是藉著與神的全能連結,方能成事。以西結雖蒙聖靈帶領,但身為凡人的他,眼見滿山遍野的骸骨時,必是毛骨悚然。然而,數千人(甚至數百萬人)的命運,正取決於以西結的信心。(許多人禱告,卻只有極少數人對自己的禱告有信心。) 當以西結面對如此情景時,他的靈受到神何等震撼!請注意,他說:「我遵命說預言。」(重點是:他為神當了傻瓜。)「枯乾的骸骨啊!要聽耶和華的話。」這不是瘋了嗎?的確──因著毫無瑕疪的聖潔而瘋了!然後,神工作:「有響聲!」 事實上,全能神口中的一口氣,便能使這堆骸骨起死回生,但神仍然按部就班成就這件神蹟。首先「骨與骨互相聯結」。這些骨架有何用處呢?他們可以為主爭戰嗎?可以榮耀祂的名嗎?除此,骨架還必須長肉,有皮遮蔽其上。但我們所看見的,仍然不過是滿山谷的屍體!但以西結抵擋心中的疑惑,繼續聽主的吩咐。雖然看出骨架及屍體無法為主效勞,他仍堅信神與他同在。他「遵命說預言,氣息就進入骸骨,骸骨復活了」!復興遲延──因為 復興為何遲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佈道工作已高度商業化。今天許多傳道人雖傳揚生在馬槽中的耶穌,但他們個人的生活卻極為奢侈。他們以數千元一客的牛排大餐,記念那位曾在沙漠中獨自禁食的禱告者。 復興遲延是因為藐視福音。有些牧者似乎只要能驅使某些人,走到台前得著某些東西,就可以隨時迎合會眾的需要。他們面不改色的大聲疾呼:「有誰需要幫助?有誰需要更多能力?有誰需要與神更親近呢?」如此在罪惡中悔改的「快速相信主義」,無疑是對寶血的羞辱,對聖壇的出賣。我們必須重整聖壇,因它是我們安息的所在。凡無法付上此代價者,請勿沾染這地! 復興遲延是因為粗心。對於那些關心永生者,聖壇似乎無暇顧及,因為佈道家們只忙於招呼親朋好友,任由罪人在聖壇前呻吟,自己卻醉心於人們的讚美。 復興遲延是因為懼怕。當初的衛斯理被拒於英國教會的門外,席羅蘭(Rowland Hill)論及他道:「他帶著一群菜鳥──一支倉促成軍的傳道兵團,包括補鍋匠、清道夫、馬車夫、掃煙囪工人等等,去敗壞人心。」這是多刻薄的言語啊!然而,衛斯理卻一點不怕人,也不怕撒但的攻擊。如果懷特非在英國的舞台上,都承受最粗俗的嘲弄;如果新約聖經中的基督徒,遭遇不名譽的毀謗,甚至被人用石頭打;而至今,罪及罪人仍然我行我素,我們身為傳道者的,難道不敢惹起地獄之怒火嗎?為何仍如此固守僵硬的規條呢? 復興遲延是因為我們未能迫切禱告。雅各書五17記載以利亞說:「他……禱告。」這是極寶貴的後記。假若沒有這後記,我們多半會抱著這段舊約故事,說:「以利亞說預言!」卻將他的禱告忘了。 我們在禱告的功課上,尚未到達流血的地步;尚未!正如馬丁路德所說:「我們的靈甚至尚未到流汗的地步。」神賜給我們的唯一能力,乃是禱告的能力。我們樂於為禱告的能力著書,卻不願在禱告中爭戰。對於今日的教會,「我們不爭戰!」的確是個很好的書名。恩賜,不論是天賦或屬靈的,我們樂於展示;見解,政治上或屬靈方面的,我們樂於廣傳;我們樂於講道,或著書,只為糾正一位弟兄在教義上的誤解。然而,誰願意襲擊地獄的大本營呢?誰會向魔鬼說不?誰會向美食、良友、貪睡說不,以致地獄之子眼睜睜地看著他與邪魔爭戰,羞辱惡者、釋放被擄的、將人從地獄中搶救出來呢?誰又會在靈裏勞苦之後,留下無數被血洗淨的靈魂呢? 最後,復興遲延是因為我們竊取神的榮耀。請聽這段話,耶穌說:「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祂又說:「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約五41、44)讓我們遠離一切台上的阿諛、肢體上的讚賞吧!讓我們遠離「我的電台節目」、「我的教會」、「我的著作」等自我抬舉的說詞吧其大如神的禱告  有力的傳道、得勝的生活,必須「來自」禱告室裏持續不斷的儆醒。 忠心的芬乃倫(Fenelon)說:「我要奉神的名勸戒你們,食物如何滋養你的身體;照樣,也要讓禱告滋養你的靈命。」亨利‧馬廷(Henry Martyn)說:「但願我可以成為禱告勇士!我現在的無力感,全是因為安靜靈修的時間不夠所致。」一位作者曾如此說:「許多時侯,我們的禱告就像頑皮的男孩,按了別人的門鈴,等到有人來應門時,便一溜煙不見人影了。」我們可以說:「神的資源中,未被發掘的最大部分,便是禱告。」 誰能告訴我,神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呢?吾人或許可以估算世界的重量、天國的大小、天上星辰的數目、閃電的速度、日出日落的時間等等,但卻無法計算禱告的能力。禱告有如神一般巨大,因為禱告能力來自祂。 屈梭多模(Chrysostom)說:「禱告的能力,已然壓制火的熱力,也抑制了獅子的憤怒,使混亂歸於寧靜、平息戰事、安撫天然力、趕鬼、劈開死亡的鐵鍊、打開天門、鎮壓疾病、揭穿謊言、使城市免於毀壞、使太陽依序運轉、遏止雷電的行進。禱告是全套盔甲,不會減少的寶藏、永不枯竭的礦產、不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不受暴風雨影響的天堂。總之,禱告是成千上萬個祝福的根源。」 以利亞是位禱告純熟的人;他改變了自然的運轉,勒住一個民族的經濟命脈。因著他的禱告,降下火來;因著他的禱告,人們仆倒;因著他的禱告,降下大雨。我們的確需要雨水的滋潤!教會如今焦乾的光景,任何種子也無法萌芽。它缺乏悔罪者的熱淚。哦!求賜下以利亞!當以色列人要求水喝時,有一人擊打磐石,而那堅硬的磐石便成為生命的泉源。「在主有難成的事嗎?」神啊!求差遣一位能擊打磐石的人給我們! 「禱告能改變事物嗎?」是的,禱告也能改變人。禱告不僅洗去哈拿的恥辱,禱告也改變了她;使她由不孕的婦人,變成多結果子的婦女,使她由悲轉喜(撒上一10,二1),將「哀哭變為跳舞」(詩三十11)。若企望收割,程序也是如此,因為「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詩一二六6)! 若約翰‧諾克斯的禱告是:「求使我成功!」我們便永遠不會聽過他的名號;然而他的禱告是:「給我蘇格蘭,不然我就死!」若李溫斯敦的禱告是,他能劈開非洲大門,以證明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及使用六分儀的技術,那麼他的禱告早就在叢林中隨風而逝。然而他的禱告是:「主啊!這世代罪惡的傷口,何時能痊癒呢?」李溫斯敦生活在禱告中,並在屈膝禱告時與世長辭。 對付這不斷犯罪的世代,我們需要不住禱告的教會。我們需要再次發掘神那「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彼後一4)。在那「大日」裏,火的審判要試驗的,不是我們完成多少工作,而是完成哪些工作。凡由禱告生的必通過考驗,因為禱告乃是與神同工。禱告使人渴慕拯救失喪的靈魂;對拯救失喪靈魂的渴慕驅使人禱告。善解人意的心靈懂得禱告;禱告的心靈得以善解人意。因自己靈裏的軟弱而禱告者,主要將祂的能力賜給他。但願我們像以利亞一樣致力於禱告;他也是與我們有著同樣性情的人。讓我們禱告吧! 火生火  「看哪,最小的火,能點燃最大的樹林。」(雅三5)一根蠟燭,可以點燃上千支蠟燭!在領人歸主的穹蒼中,許多閃亮的星辰,是由布銳內德(David Brainerd)那無以匹敵的禱告生活得著起初的亮光。 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讀了布銳內德一生的見證之後,心中燃起拯救人靈魂的火花,最後,這股熱力帶領他到了印度的珊瑚海岸。在布銳內德熾烈火焰的光照和神的引導下,點燃了艾德‧培森(Edward Payson)心中的蠟燭。從這位身穿牛皮衣、遭遇各樣苦難,奉差遣到北美印第安人中的使徒所寫的日記裏,培森得著啟示,於是二十歲的他,便開始禱告的生活,甚至幾乎凌駕布銳內德之上。 另一位偉大人物,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在布銳內德肺病末期看護他。當時他的女兒潔如沙(Jerusha)在旁流淚,而敬虔的約拿單寫到:「讚美神,讓布銳內德在我家壽終正寢,使我得聽他的禱告,使我可以為他的奉獻作見證,使我可以受他的模範啟發。」 當布銳內德臨終時,衛斯理正值屬靈爭戰的高峰。請聽衛斯理大師在英國的聚會中所說的話。衛斯理說:「我們該如何行,才能使主工已衰微的地方復興起來呢?」這位不屈不撓的佈道家──震撼三個國度的人物──自答說:「每位傳道人都應該仔細閱讀布銳內德的生平。」 如同第一顆原子彈震撼廣島的威力一般,能震撼人心的,只有禱告的威力。若要匡正異教之風,掃除偶像廟宇,將受罪迷惑、戰兢懼怕的世人,領回到神的面前,唯有教會從衰微的光景中起來,接受神親自的復興。撒但無所不用其極地想以各樣的詭計,將我們從禱告的密室中攫奪出來,因為人藉著禱告,可以與神連合,而且在這種密契中,撒但必受攔阻、失敗。 以利亞在那裏?  神聖的聖靈以「他禱告」,作為以利亞一生的註腳。他聽見了神的聲音,看見異象,親嚐能力的滋味,與仇敵較量,最後與神同工贏得勝利。他所流下的眼淚,他心靈的痛楚,他所發出的呻吟,全記載在歷代志裏。最後以利亞以先知的身份出現,帶著由神來的預言;他深知神的心意。故此,他──一人──勒住整個國家,改變了自然。當他一語發出,便關閉天堂之門,使亞哈戰慄不已。 同樣的,要讓我們的心中火熱、眼見異象,唯有一途──禱告。以利亞這位心中熾熱如火、聲如雷響的人,並非禱告讓崇拜偶像的祭司遭滅,也非祈求從天降下雷電滅絕悖逆的以色列人,而是祈求神的榮耀與能力顯明。以利亞為主所行的事,已然超出他的能力所及,因為他祈求火,卻將祭物浸了水!如此神聖大膽的祈求,正是神所愛的。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詩二8) 捆綁與釋放的關鍵:關係 / 舒迪恩(Dean Sherman) 世界的問題都是關係上的問題。或許你會問:「可能嗎?」請思想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問題不是關係造成的?經濟、環境、家庭等問題,無一不是肇因於關係上出了問題。因此,關係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首先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其次是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係;這三方面的問題製造出全世界的問題。 為何要強調關係呢?因它可以讓我們看見正確的優先次序。即使我們已重生、被聖靈充滿、有確據上天堂、熟悉聖經,卻缺乏良好關係,我們就成為問題的一部份。 現在,正是基督的教會清楚其優先次序的時刻!在教會歷史中,向來忽略關係而偏重教義與組織;但除非有良好的關係,否則,便無法解決世界的問題。 耶穌說,惟有一件事能讓世人知道我們是祂的門徒;其途徑絕非偉大的講道或神蹟,而是我們之間的彼此相愛(參約十三35)及合一(參約十七11)。 羅馬書十二3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個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一切關係上的問題皆可歸因於這節經文。因為任何家庭、教會、婚姻等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其中有人看自己過於別人。這是關係中最嚴重的部份。所謂看自己比別人強,就是「驕傲」;解決之道,即如前面經文所說的──簡言之,就是「謙卑」。「驕傲」是看錯自己(看得過高或過低),「謙卑」則是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亦即合乎真理。真理告訴我們,只要是人都擁有同樣價值。這價值建立在兩方面:一、我們都是按神的形像所創造的;二、耶穌為我們而死。因此,我們都應該在這樣的基礎上,與他人建立關係。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同樣的價值)。因此,我們要學習與別人相處、尊重別人。因驕傲只會製造問題,而合一──惟有在彼此謙卑的前題下,方能完成。 在屬靈爭戰的過程中,許多人向仇敵吼叫、呼喊讚美,這並沒有錯;但有時要使黑暗權勢潰逃、耶穌的名被高舉,必須透過關係。 如何藉關係來打破三種捆綁呢?一、物質主義的捆綁 以弗所書三5說:「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會為別人拜偶像的罪作悔改的禱告;但如果我們個人心中也有偶像,又如何能破除偶像的靈呢?任何攔阻你、我關係的,都是偶像。如果我愛我的敬拜方式、教義主張、社會地位等,過於愛你,或覺得我的團體優於你的團體(分裂主義),這就是拜偶像。偶像並非都是不好的事物,即使行真理也可能是在拜偶像;因為你有恩賜、知識、會敬拜,你就驕傲,如同哥林多人一般,結果卻是帶來分裂。因此,要破除這偶像,就必須為此悔改,並切實彼此相愛。偶像使我們否定他人的價值,視其比神更重要;倘若如此,我們即使對魔鬼大吼大叫、捆綁牠,也無濟於事。二、凶殺的捆綁 約翰福音三11說:「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彼此相愛(美好的關係),是神給予我們的重要命令。第12節說:「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何謂凶殺?即藐視他人的生命。在今日的世界中,人不再看重別人的生命,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殘殺。或許你會說,你沒有殺人;但經上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有憎恨的、不饒恕人的,就是殺人的。要如何打破這捆綁呢?即彼此饒恕。三、恐懼的捆綁 因我們與人缺乏良好的關係,也不認識神,就帶來內心的恐懼。約翰壹書四16說:「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真正的基督教乃與人有美好的關係。接下來的經文說:「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此,住在神的愛裏乃是屬靈爭戰的一種方式。為何會有懼怕?因缺乏彼此信任;而此乃缺乏彼此敞開的結果。如今恐懼的靈瀰漫全球:人們怕死、怕未來、怕人,皆因我們的關係出了問題。破除此捆綁的方法就是:彼此相愛。  神要藉著恢復關係來破除上述三種捆綁。建立關係是絕對需要的!因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你真相信嗎?讓我們藉著與人的關係來證明我們的相信。這並不是要我們與人妥協,而是願意容忍別人的軟弱。以弗所書二13-18清楚應許,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時,已成就了神與人、人與人,和人與自己之間的合睦了!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桐花 親親 吳彥祖 2055災難預言 汪詩敏 

停下腳步是為了路更好走~午後的一場大雷雨~~下的又急又快~也讓我的思緒~隨著這場大雨一樣極速的轉動~一直無法停下來的思緒~希望藉這場大雨~讓他有轉緩靜止的一刻~一場無心的談話~卻難得有如獲至寶的省悟~冷靜是讓頭腦清醒的唯一方法~~急躁是處裡方法的最壞的方式~停下來才能讓路有一線署光~放慢腳步才能讓路面更覺寬廣~~感謝好友的提醒~~感恩~~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玩 動漫 水之教堂 ECFA 上海 

霧裡看花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掏走雲飛~花開花謝~你能把握這搖葉多姿的季節~煩惱最是無情夜~笑語歡顏難道就說那是親切溫存未必就是體貼~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絲凝結~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分擾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分擾~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女 MLB KITTY NBA 收藏 

夕陽醉了~夕陽醉了 落霞醉了任誰都掩飾不了因我的心 因我的心早醉掉是誰帶笑 是誰帶俏默然將心偷取了酒醉的心 酒醉的心被燃燒唯取心底一個夢變真交低美麗唇印印下情深故事 更動人回來步入我的心好嗎回來別剩我一個人尋尋覓覓這一生因你尋尋覓覓這緣份接近斜陽別讓我分心好嗎斜陽浪漫可惜放任紅紅泛著酒窩的淺笑何時願讓我靠近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